。。。副教长竟为《脑袋长在屁股上》 的下属道歉。。。
(吉隆坡25日讯)
执业律师陈思源提出警告,长期存在于大马社会的 《变相宗教歧视》 现象已经逐渐威胁我国的民族和谐团结与国家的安稳基础。
陈氏因此促请政府紧急采取《尊重及顾全非回教徒感受》 系列补救措施,以消除我国各宗教族群之间的互相猜疑, 从而朝向国民团结与和谐的建国大道迈进。
陈氏乃针对 “非穆斯林学生厕所用餐风波”(后简称《厕餐风波》)作出反应。
日前,雪州双溪毛糯斯里彼斯达纳(Sri Pristana) 国小传出非穆斯林学生于斋戒月期间被安排在厕所用餐, 引起民众哗然。
副教育部长卡马拉纳登在其推特作出第一时间反应,宣称该校(已经) 立刻取消非穆斯林学生在厕所用餐的安排及撤除厕所内的临时用餐室 。
教育部长慕尤丁则下令彻查,并声称若指控属实, 当局将采取严厉对付行动。
然而,教长的话声刚落,人们却看到 “大事化小” 的系列行动。
副教育部长卡马拉纳登的特别助理尤格丹迅速澄清,《厕餐风波》 的用餐室并非厕所,而是更衣室。接下来, 就有穆斯林家长趁机振振有词地表示,在更衣室用餐只是小事, 并无不妥,很遗憾“小事”被复杂化云云。
陈思源指出,《厕餐风波》的起因是非穆斯林学生在斋戒月期间 “不准” 在该校食堂进食,乃不容争论的事实。
另一个原因当然是 “为了尊重穆斯林学生”,不能让他们看到非穆斯林学生进食, 他们才被禁止在食堂吃东西。
“归根结底,大马奉行的《一教独尊》政策,就是主因。”
陈思源继续指出, 政府重视穆斯林的禁忌原本是无可厚非甚至是应该的态度。但是, 若因此而忽略了非穆斯林的禁忌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过度强调穆斯林的禁忌而完全无视于非穆斯林的宗教禁忌与感受, 就会营造各宗教族群之间产生猜疑的危险因素。 上个世纪80年代发生的《烧肉必须遮盖起来卖》、巴刹里《 猪肉档隔离政策》、有穆斯林出现的公共场所不准卖非清真食品等等,都是《变相宗教歧视》现象。”
陈氏说,回教的清真食品被冠以“HALAL”字眼,是表示“ 合法” (符合回教教义)的意思。超级市场里卖猪肉部门招牌写着 “NON HALAL” 及 “TIDAK DITANGGUNG HALAL” 也是充满《变相的宗教歧视》味道。
“马来西亚国宴以清真为主,却没禁止牛肉,就是《一教独尊》 效应之下忽略了对(同样以宗教为由不吃牛肉的)佛教及兴都教徒的尊重。 这种不健康甚至危险的政策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
陈思源指出,《厕餐风波》方兴未了,堂堂副教育部长竟然为 《脑袋长在屁股上》 的下属道歉已经为大马教育部烙上难以磨灭的耻辱还在其次。 我国的非回教徒社会的担忧是,《变相宗教歧视》何时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